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八节,也被称为腊日。古时候,腊八节是一个重大的节日,因为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,天气寒冷,人们不用去田地里劳作,为了打牙祭,于是就外出打猎。在这一天,人们会将打来的猎物祭祀祖先,向神灵祈福,希望能够保佑自己来年获得丰收,多福多寿。
腊八节这一天,人们有喝腊八粥的习俗,这个习俗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。传说,这个习俗最早开始于宋朝。到了腊八节这一天,无论是皇帝、大臣们,还是平民百姓,都要喝腊八粥,将腊八粥熬好之后,还要给亲友邻居送一份尝尝,这是将福气分给大家的意思。皇帝会将腊八粥赏赐给大臣、宫女等人,还会向寺院发放米粮,让他们熬粥送给穷苦的人吃,为自己积攒福气。
为什么要在腊八这一天喝粥呢?关于腊八粥的由来,有一个有趣的故事。
在很久以前,有一对夫妇,他们结婚多年,一直没有孩子。四十多岁的时候,这对夫妇才有了两个儿子,所以他们对这两个儿子十分娇惯疼爱,什么活儿都不让这两个儿子干,无论他们提什么要求,这对夫妇都尽量满足。
这对夫妇并不是很富裕,靠着几亩薄田生活。夫妇俩的年纪一天比一天大了,他们的腰越来越弯了。为了让两个儿子生活得好一些,他们两个人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干活儿,一直到月亮升上天空才回到家中。
老夫妇辛苦了一整天,回到家里还要给两个儿子做饭、洗衣服、收拾屋子。有一天晚上,老母亲睡不着,对老父亲说道:“我们越来越老了,早晚有一天要死去,到时候我们的两个儿子可怎么办呀,谁能照顾他们呢?”
老父亲也担忧起来,说道:“这样吧,我们多给他们积攒一些粮食、银钱,等我们死了,他们也能衣食无忧。”
于是,老夫妇更加辛勤地干活,一心为了两个儿子的将来打算。只是两个儿子完全不懂父母的一番苦心,整日只知道吃喝玩乐,什么农活也不会做。
几年之后,老夫妇相继病倒,眼看着快要支撑不下去了。他们把两个儿子叫到床前,向他们交代后事。
老父亲说道:“你们两个一定要勤快些,虽然我们给你们留了一些粮食和银钱,但也不够你们花一辈子的。”
老母亲也说道:“是啊,跟着村里的大人学着种田,你们两个有力气,只要肯吃苦,将来一定不会挨饿的。”
两个儿子点头说知道了,老夫妇放心地闭上眼睛。在父母去世之后,两个儿子看到家里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,菜窖里堆满了蔬菜,觉得不需要立刻去田地里劳动。
哥哥打着哈欠说道:“家里这些粮食,起码够我们吃一年,一年之后,我们再去学习种田吧。”
弟弟也十分懒惰,他忙说道:“我也是这么想的,我看到柜子里还有些钱,够我们这一年买肉吃,一年之后再说吧。”
就这样,两兄弟就在家里好吃懒做,度过了一年。第二年,他们看到粮仓里的粮食还有很多,便决定再歇息一年。
一年又一年,两兄弟将家里的粮食吃光了,钱也花光了,他们没有东西吃,就将院子里枣树上结的枣摘下来果腹。
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,两兄弟没有炭火取暖,也没有食物填饱肚子,又冷又饿,瑟瑟发抖地缩在被窝里。到了腊八这一天,两兄弟实在饿得受不了了,便在家里四处找东西吃。弟弟拿着一把扫帚,在粮仓的角落里扫来扫去,扫出一些撒落的大米,还有红豆、绿豆、黑豆,装了一碗。哥哥在院子的枣树下捡了几颗干瘪的红枣。兄弟两人将这些东西放到锅里,煮了一锅粥。吃着这锅“杂烩粥”,兄弟两人想起了父母临终前的话,十分后悔,他们决定从今往后一定要改过自新,不再偷懒。
第二天,兄弟两人把屋子打扫干净,就去田地里干活儿了。在村里人的帮助下,他们很快学会了种田,将父母留下的那几亩田地打理得井井有条。家里的粮仓又被粮食堆满了,两兄弟的日子好过一些后,相继娶了媳妇,日子越过越红火。
后来,每年的腊八这一天,人们就会用五谷杂粮熬粥喝,寓意好生活来之不易,要加倍珍惜,不要铺张浪费。
腊八节这一天除了吃腊八粥,还有许多的美食,例如腊八蒜、腊八豆腐、腊八面等,各地的风俗不同,腊八节这一天吃的食物也不同。
[美]厄尼斯特·海明威 | 杨蔚 译,全文1670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