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
国内大学图书馆
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

馆藏线装古籍近10万册(善本773部10855册),其中唐人写经、宋刻元明递修本《魏书》、元刻《玉海》等均为珍贵馆藏。

山西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,现属国家中西部重点建设高校。学校建校伊始,就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。在已有馆藏基础上,1970年,原山西省教育学院解散后,经省政府批准将该校图书馆藏书调拨本馆,形成现在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主体框架。目前,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总面积约1.7万㎡,实行总分馆模式,由一校区主馆、二、三校区分馆和邵逸夫图书楼构成。其中,主校区图书馆1984年创建,为当时全省高校馆舍面积最大的图书馆。2001年原山西省职业师范专科学校、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(独立建制)并入我校,两校图书馆也分别成为本馆分馆。2007年,又于莳英园新增邵逸夫图书楼。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目前入藏古今中外各类纸质文献200多万册、电子图书本地镜像近85万册。下设:办公室、采编部、流通部、阅览部、期刊部、外文部、古籍特藏部、数字技术部、信息咨询部、学科服务部、真人图书馆、读者服务部、逸夫楼分馆、二校区分馆、三校区分馆等15个部室;有各类书库、阅览室44个,阅览座位3600个,2960席,实现了借阅一体化。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共有职工120人,其中正式在编职工43人,人事代理14人,临时工63人。其中:正高职称1人,副高职称8人,中级职称19人,副主任科员1人,初级职称4人;博士2人,博士在读2人,硕士18人,在职研究生2人,本科28人,专科6人,人员结构呈高学历化、多学科化发展趋势,已经形成一支较高水平的大学图书馆服务队伍。

在“重点学科为主、各学科协同发展”思路的指导下,不断调整馆藏文献种类、结构和总量,到目前为止,本馆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、载体多样、科学合理且富有特色的综合性文献信息体系。现有四座馆舍藏书的各有侧重:一校区主馆馆藏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、综合性图书,各学科基础文献兼备,学术研究性著作入藏颇为丰赡。尤其线装古籍文献、“四库全书”类平装文献、山西地方文献、珍本艺术收藏等自成体系,别具特色;逸夫图书楼馆藏书以中文报刊、外文图书和报刊为主,另设师大文库、名人图书捐赠库、博硕论文库等;二校区分馆以入藏文科、理科等各专业的基础教学文献和教学参考书为主;三校区分馆的藏书则以体育类文献为主。同时,我们也大力加强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、和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建设,实现了文献采购、编目、检索、阅览、借还的大数据处理模式。数字化文献资源的存储容量达144T,拥有千兆交换机3台,共订购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28个、多媒体光盘资源3500余种,试用电子资源40多个、视听资源5个,自建特色资源数据库“教师教育文献服务网”、“平阳文化文献资源平台”、“山西师范大学博硕论文库”等。种类丰富、品质优良的纸质和电子文献资源,全方位、多层次的服务手段,无不为全面提升学校教学、科研、学科建设水平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线装古籍收藏是本馆重要特色之一。馆藏线装古籍近10万册(善本773部10855册),其中唐人写经、宋刻元明递修本《魏书》、元刻《玉海》等均为珍贵馆藏。2009年,被授予首批“山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。2013年,国务院公布第四批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(目前共四批总计167家),本馆排名第二位入选,中央电视台有专门报道。2015年,再次荣获“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”称号,此次山西省仅有三家单位获此殊荣,我馆是唯一一所高校图书馆。先后有17部善本古籍入选《全国珍贵古籍名录》,46部善本古籍入选《山西省珍贵古籍名录》,210种善本古籍收入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》,足以彰显我校在全省乃至全国古籍收藏与保护领域的地位。

本着“读者第一,服务至上”的办馆理念,本馆不断改进服务态度,改善服务设施,拓宽服务领域,完善服务功能,健全服务手段,提高服务质量。而今服务体系基本完备,常规服务手段可为读者进行图书借阅、学科专题信息导航、参考咨询、馆际互借、定题资料搜集、博硕论文检测、读者培训、文献复制等多类型多层次的服务,并凭借先进的现代化网络技术设施,形成了相对独立而开放的校内局域网和电子文献资源服务系统。微信、微博和抖音新媒体应用,更是极大地促进了数字化图书馆的利用效率。近期,图书馆引进“数字资源朗读系统”为学生练习普通话、英语口语提供一流的练习设备,有效地支持了我校的教学工作;新建“博看瀑布流荐书屏系统”有效推进“阅读”向“悦读”转变,有效助力我馆的阅读推广工作。在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进程中,曾有诸多德高望重的名家学者主持过馆务工作。如曾任《天津民生报社》总编、《奋斗日报》总编、《革命生活》主编、《北平华北军政导报》总编王观鲁先生,曾任民国北平市政府教育局副局长、1949年后教育部中教司司长和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侯俊岩先生,曾任民国政府铨叙部奖恤司和考功司司长、1949年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参事的著名书法家和学者陈曼若先生,还有现为中国书协会员、山西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书协鉴定与评估委员会委员的知名书法家和学者柴建国先生等。他们都为图书馆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,功德无量,泽惠后人。

今后,我们将紧密围绕学校教学、科研和学科发展的需要,进一步加快文献资源、基本设施、人才队伍、规章制度建设的步伐,构建新型文献信息和知识服务中心,为建成一个文献资源丰富、载体多样、功能齐全、技术先进、管理科学且具有综合性、师范性、地方性特色的智慧图书馆而努力奋斗。

相关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