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
国内大学图书馆
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

藏了含图书、期刊、乐谱、音像资料、电子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形式在内的资料逾54万件

 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1950年始建于天津,1958年随学院迁至北京。现今的图书馆座落于学院教学区中央,馆舍面积约4780平方米。作为学院最重要的教辅部门之一,图书馆多年以来注重馆藏建设,目前已收藏了含图书、期刊、乐谱、音像资料、电子数据库等多种载体形式在内的资料逾54万件,并形成了集采编、流通、阅览、读者咨询、视听欣赏、资料复制、现场摄录及电子数据库查询等一体化全方位的服务格局,全力支持学院的教学、科研工作。图书馆下设8个部门:图书馆办公室、乐谱部、书刊部、音像部、编目部、参考咨询部、技术信息部,正式员工35名。馆长何荣教授、副馆长吴旭。 自1996年底开始,图书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,启用互联网络优势,及时把握全球最新动态信息,积极创建与国内外同行及出版界的沟通往来,使资料采购渠道得到全面拓展,馆藏无论质与量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;同时,在读者服务与管理流程上亦实现了电子化处理,建构起一套更加科学、完备的现代化体系。图书馆历来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图书馆及相关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,1997年加入权威的全球性组织——国际音乐图书馆协会(IAML),作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会员馆,参与到国际音乐图书馆事业的建设中。2007年12月,图书馆又签约成为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(BALIS)原文传递及馆际互借中心成员,2009年11月,图书馆联合上海音乐学院、中国音乐学院、天津音乐学院四家单位倡议成立了“高等音乐院校图书馆专业委员会”,旨在为推动高校间艺术资源的交流、共享做出更大贡献。

  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馆藏由实体馆藏和数字图书馆资源构成。实体馆藏主要分为乐谱、图书、期刊、音像资料及非正式出版物几大类。馆藏乐谱16万6千余册,其中外国作品包括交响乐、室内乐、歌剧、合唱、独唱歌曲、舞台剧及各种器乐独奏谱;中国音乐作品包括各种民族管弦乐、独奏乐、吹打乐、歌曲、民间戏曲音乐、琵琶文字谱、寺庙音乐工尺谱、古琴文字谱等。馆藏中外音乐理论书8万余册,主要包括中外音乐史学、民族音乐学、音乐美学、音乐家传记、民间音乐概论、乐理、和声、复调、配器、作品分析、音乐辞典等门类的代表性著作。非音乐理论藏书3万余册,以文学、历史、哲学、宗教、民族学等综合性人文社科图书为主。本馆特藏资料为古琴名家查阜西先生所捐古琴资料470余种、中华再造善本1232种及线装书2690余种。馆藏中外期刊资料1万余册,覆盖了国内全部音乐专业连续出版物,且有详细篇目索引。馆藏音像资料逾24万8千余件,主要包括立体声唱片、激光唱片、录象带、激光视盘、卡式录音带等。另有部分78转唱片、33转唱片和大开盘录音带。非正式出版物共藏有5千余件,主要为作曲家手稿、学位论文、节目单、宣传海报、音乐机构介绍、音乐比赛介绍、民间音乐采风资料等。数字图书馆建设启动于1999年。数字资源总量 10.5TB,电子书总量218.9GB。主要实施了平台建设和电子资源建设。在平台建设方面,为完成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制作、全文数据发布、统一数据检索及运行管理,先后开通了三大平台,即图书馆业务工作集成管理平台——实现图书馆资料采编、目录查询、出借管理、参考咨询等业务的自动化、网络化;全文数据库加工平台——用于全文电子数据库的加工制作和网络发布的全过程;异构数据库统一检索平台及图书馆门户系统——将图书馆近十年来不同时期建设的若干结构的数据库进行整合,实现统一检索。在电子资源建设方面,建立了大量富有特色的音乐数据库。十余年来,随着学院不断投入和技术更新,我馆数字资源建设已从最初单纯的文本扫描、存储,转向深度开发和有机的数据整合,技术含量和管理规范程度都得以显著提高。为师生提供高效、便利的电子教学资源信息,业已成为图书馆对外服务的重要内容,亦是本馆系统化、专业化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。

相关导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