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省图书馆
国内公共图书馆
黑龙江省图书馆

现有藏书422万余册(件)

黑龙江省图书馆是国内创办最早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,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、提供图书、报刊借阅和参考咨询等多功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,是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,发挥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、传递科学情报、开展社会教育和提供文化娱乐等各种功能,是展示龙江人文资源、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。

  黑龙江省图书馆始建于1906年(清光绪三十二年),前身为黑龙江将军署学务处在齐齐哈尔市创办的图书馆。1954年原黑龙江省与原松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,省会由原来的齐齐哈尔市改设在哈尔滨市,原黑龙江省图书馆便更名为齐齐哈尔市图书馆。1957年,在哈尔滨市筹建新的黑龙江省图书馆,1961年,8600多平方米的馆舍竣工,1962年5月5日正式开馆。2003年10月,又在长江路216号建成新馆,馆舍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。设计藏书规模350万册、日接待到馆读者3000人次,接待互联网访问40000人次。

  黑龙江省图书馆现有藏书422万余册(件)。其中,中外文图书324万多册;古籍13万余册;报刊46万余册;缩微制品34万余件;视听资料4万余件;数字资源总量达545.2TB。由于地缘关系,还藏有大量俄文、日文资料;收藏地方文献有近2万种,集中反映了东北地区和省地矿地貌、物产资源、工农业生产和风土人情。馆藏善本书385种6602册,其中后唐卷轴写本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》、宋刻本《通鉴纪事本末》、元刊本《新编事文类聚翰墨大全》和《韵府群玉》、等25种馆藏珍品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。自1980年起,与日本、美国、加拿大、苏联、朝鲜、新加坡等7个国家的15个图书馆建立了书刊交换关系。

  黑龙江省图书馆对外开放的服务区有读者服务大厅、多功能厅、文献借阅、报刊阅览、地方文献阅览、电子文献阅览、微型影院、24小时自助图书馆、24小时数字图书馆等,并为自习读者、少儿读者、残障人群特设了服务区域,共计20多个阅读活动场所,总阅览座位2000多个。设有面积分别为700平方米的公益性展览厅和学术报告厅等服务设施。2008年起,在全省边境县、贫困县、重点旅游景区、边防部队、农垦农场、森工林业局建设了73个流动图书馆分馆、数字图书馆分馆;在全国率先探索、自主构建了6000里边疆数字文化长廊。

  黑龙江省图书馆是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黑龙江省级分中心;黑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;还是黑龙江省数字图书馆工程建设的中心馆,拥有超大容量的分布式资源库群、超大规模用户的访问能力,建成了全省共享的公共数字文化云计算服务平台,实现全年365天、24小时面向全球提供多媒体存取、远程网络传输、智能化检索、跨库无缝链接等数字图书馆服务。

  黑龙江省图书馆始终坚持“读者至上,服务第一”的宗旨,从馆内服务项目的确立到服务设施的改善,均从方便读者、服务读者出发。黑龙江省图书馆的服务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,先后被授予“全国文明单位”、“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”等光荣称号,并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“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”。今后,黑龙江省图书馆将继续创新体制机制、创新服务意识、创新传播手段,充分发挥传承文明和传播知识信息的优势,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历史进程中,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     黑龙江省图书馆使命:传播文化、共享信息、指导阅读、促进社会教育与社会和谐。  

  黑龙江省图书馆愿景:努力建设资源丰富、技术先进、现代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、服务一流的公共图书馆,打造知识信息枢纽、终身学习空间、全民阅读基地、多元文化窗口、休闲文化中心。

  

相关导航